关键词: 英飞凌 XENSIV™传感器 物联网 边缘计算 MEMS麦克风
在全球半导体行业向智能化、集成化加速演进的背景下,英飞凌凭借XENSIV™传感器产品矩阵,持续拓展其在汽车电子、工业物联网和消费级设备领域的技术布局。
在第三届深圳国际传感器与应用技术展览会(Sensor Shenzhen)上,《国际电子商情》通过与英飞凌消费、计算与通讯业务大中华区产品经理蔡莹莹的对话,从技术战略、边缘计算融合、新兴场景突破等维度,解析英飞凌的智能感知技术发展路径。
IoT集成趋势下的协同发展战略
随着越来越多的IoT设备和平台开始集成,物联网设备之间不仅提升了数据互通的效率,还降低了系统部署的复杂性与运维成本,为智慧城市、工业自动化等领域提供了可扩展的技术基础。
然而,集成化进程也面临设备兼容性、安全风险等挑战,需通过标准化协议与开放生态进一步优化,以确保技术应用的可靠性与可持续发展。
面对物联网设备高度集成化的产业需求,英飞凌通过“场景解构-软硬协同-生态闭环”三位一体策略,推动多传感器技术的融合发展。
(1)场景驱动的精准开发
首先,英飞凌聚焦实际的用户场景,深度挖掘用户的使用需求。
在智慧生活时代,技术创新的本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我们正从单纯的“功能实现”迈向“体验升华”的新纪元。英飞凌XENSIV™传感器的设计哲学,是建立在对用户日常生活的深度理解和场景化思考之上。这种思考不是简单的技术堆砌,而是直达用户体验的核心痛点。分享两个实际案例:
数字Mic家族,一大特点是IP57防尘防水。这是充分考虑到多样环境下的适应性,防尘防水能带来更好的性能防护。
在老年用户跌倒检测的细化场景里,大部分用户对摄像头极其敏感。非接触式的毫米波监测接受度高,因此英飞凌采用雷达方案实现精准检测。
(2)硬件与算法的协同进化
在设计硬件的同时,英飞凌还辅以软件,目的获取更精准的数据。以英飞凌的CO2气体传感器为例,不仅做到超小体积,还在小体积上集成了校准算法,保证数据在长时间工作上数据偏移尽可能的少。
(3)生态系统的闭环构建
生态闭环是智能时代的必然选择。一方面,英飞凌更致力于传感器产品的补充和丰富,保持场景的闭环。另外也会和众多的生态伙伴一起,深入合作,真正做到完整的“感知-决策-优化-服务”闭环。
“英飞凌XENSIV™传感器在IoT领域的场景化布局可以用‘聚焦场景、精准感知、智慧赋能’来概括。”蔡莹莹总结道。
边缘智能时代的技术布局
物联网设备的另一个趋势,是本地化实时处理。边缘计算允许数据处理在网络的边缘进行,而不是全部传输到云端,这减少了延迟并提高了效率。
针对AIoT设备本地化处理需求,英飞凌的XENSIV™传感器在“传感+边缘计算”领域进行了四大技术部署:
(1)保持传感器技术创新
传感器类型丰富:XENSIV™传感器涵盖了多种类型,包括压力传感器、MEMS麦克风、环境传感器、ToF 3D图像传感器以及雷达传感器等。产品的多样性使其能够捕捉各种类型的数据,为边缘计算提供了全面的数据基础。
高精度传感:例如,基于光声光谱(PAS)技术的XENSIV™ PAS CO₂传感器,精度可达±30ppm ±3%的读数,能够为边缘计算提供高质量的数据。
(2)与边缘计算芯片的集成
PSoC™ 6微控制器:XENSIV™连接传感器套件集成了PSoC™ 6微控制器,该控制器具有高能效和高性能处理能力。这使得传感器套件能够在边缘执行复杂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减少向云端发送数据的需求。
60GHz雷达传感器:60GHz雷达传感器可用于精确传感,当与边缘计算芯片结合时,能够实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适用于运动检测和目标跟踪等应用。
(3)软件和开发工具
ModusToolbox™:XENSIV™传感器配备了来自ModusToolbox™的代码示例和库,这是英飞凌软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人员可以使用ModusToolbox™快速开发特定功能,加速新传感器应用场景的创建。
传感器云控制平台:英飞凌传感器云仪表板通过AWS云服务架构简化了用户界面,使快速原型开发变得更加容易。它还可以根据实际部署进行扩展,并为监控多个设备提供统一的控制界面。
(4)系统解决方案和原型开发平台
连接传感器套件:XENSIV™连接传感器套件提供了快速的物联网原型开发体验。它具有小巧的外形,支持交流和直流传感,并集成了Wi-Fi和蓝牙5.0组合无线电模块。该套件能够无缝集成到ModusToolbox™中,并支持安全的云设备注册和管理。
Shield2Go:针对不同传感器,提供了各种Shield2Go套件,例如适用于微控制器的XMC2Go套件和适用于TLE493D 3D传感器的 Shield2Go。这些套件为开发人员提供了一种灵活且便捷的方式,以便基于XENSIV™传感器开发边缘计算应用。
MEMS麦克风的技术突围
随着语音交互和远场拾音需求的增加,MEMS麦克风技术同样面临着新的挑战。蔡莹莹分享了四个方向:
首先是用户需求的挖掘和体验的重构。在智慧生活时代,真正的技术革新不是参数竞赛,而是从用户真实痛点中重构体验。MEMS麦克风的设计初心,是通过层层深入,挖掘需求本质,将技术隐形于自然交互中,优化用户的体验,赋能智慧生活。
其二是无感化精准化的设计。无感是通过更小,更轻,更智能的设计将智能产品植入人们的生活,人们在使用中不会再感知冷冰冰的机器。同时保证产品的高性能高精度。这就需要精巧和紧凑的设计,同样这是英飞凌设计一直追求的方向和平衡。
其三,做到时时贴近市场。就像英飞凌在Sensor Shenzhen上将新品第一时间带给大家,希望大家通过使用产品的实际感受,第一时间反馈给英飞凌的工程师们,一起交流,相互学习,共同为更好的产品做准备。
最后,英飞凌会时刻保持创新。公司目标不仅是满足当下需求,更在于未来。不断创新才能使我们为未来5-10年的语音交互革命奠定硬件基础——让设备真正具备“人耳化”。
“挑战也意味着机会,”蔡莹莹表示,“英飞凌拥抱挑战,拥抱机会。”展望未来,三类新兴应用将显著推动英飞凌XENSIV™ MEMS麦克风的需求增长:一是智能眼镜(Smart Glass),这类设备对轻量化、微型化、低功耗和户外抗噪能力提出严苛要求。二是会议系统领域,其核心需求聚焦于高精度语音捕捉与环境噪声抑制。三是智能家具,其语音交互升级也将持续催生高性能麦克风需求。
结语
作为全球功率系统和物联网领域的半导体领导者,英飞凌通过“硬件创新+算法赋能+生态共建”的技术三角,正在重构智能感知的产业边界。其场景驱动的开发逻辑和快速迭代能力,为物联网设备从“功能实现”到“体验升维”提供了完整的技术路径。随着XENSIV™产品矩阵的持续完善,英飞凌的智能感知技术将加速渗透至更广阔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