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深圳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电子信息窗口
2030年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预计超过1400亿元
2024-11-27 来源:中国电子报、电子信息产业网
528

关键词: 新能源电池 回收利用 动力电池 市场规模 技术创新

近日,2024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大会在北京举办。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到2030年,我国动力及储能电池累计退役量将超过300万吨,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预计超过1400亿元,较2022年实际市场规模增长约9倍。

当前,我国新能源电池产业从生产到应用,再到回收利用,已经实现全产业链全球领先地位。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动力电池装车量迅速提升。据统计,截至2024年10月底,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机量超过1450GWh,电池包速超过3500万包。今年1月至10月,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已经达到405.8GWh,同比增长37.6%。根据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预测,2030年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将超过1300GWh。

“未来,我国将面临动力电池大规模的集中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市场潜力巨大,其中梯次利用市场的规模有望在2025年后实现比较快速的增长。”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会长王小康介绍。

据悉,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领域逐渐形成了以汽车生产企业、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综合利用企业等为主体的回收模式,回收体系不断完善。我国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产能快速增加,2023年综合利用量达到82.5万吨。截至今年10月底,已遴选培育了5批、共148家规范企业,并在全国327个地市级行政区设立了1万个左右回收服务网点,基本实现应收尽收,初步形成了多元回收网络。

不过,王小康同时指出,尽管产业成绩显著,但在技术标准、技术创新及模式创新、回收流程优化、回收体系健全等领域仍存在诸多问题。对此,她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积极推动技术创新,突破绿色技术卡点;二是加强行业交流,畅通绿色循环链条;三是强化开放包容,增强国内外市场联动。

“电池回收利用产业成为缓解资源缺口和对外依存度,加强新能源产业循环利用的重点工作。”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执行秘书长王建新表示,要结合我国电池工业领域发展现状,坚持科技引领,聚焦关键技术瓶颈,强化核心技术专利布局;强化产业链安全保障,加快国内外资源开发及利用,注重关键材料循环利用;协同绿色制造与智能制造,推动国内外碳足迹核算方法及碳足迹认证信息的互联互通。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回收与利用对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根据相关规定,电池容量在80%以下的退役电池降级用于备用电池、两轮车等场景,而对于无法梯次利用的电池则进行再生利用,可破碎提炼出锂、钴、镍等有价值的金属材料循环利用。

近年来,相关政策密集出台,推动动力电池回收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201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第一批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以下简称“白名单”),截至目前,已经发布了5批企业白名单;今年,国务院印发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要求实施回收循环利用行动,加快动力电池等产品设备残余寿命评估技术研发,有序推进产品设备及关键部件梯次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