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深圳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电子信息窗口
联发科这场开发者大会看点十足,AI手机终于有了明确定义
2024-05-16 来源:贤集网
1503

关键词: AI手机

2022 年 11 月,ChatGPT 轻轻振动蝴蝶翅膀,为全球带来了一场生成式 AI 的技术革新风暴,如今,千行百业都在被 AI 改变甚至颠覆。

随着生成式 AI 从发展迈向应用,端云结合将成为主流的部署模式,特别是端侧生成式 AI 的发展正越来越受到重视。让用户可以从终端侧不联网就能获得多数基于生成式 AI 的服务,成为很多企业的愿景,而目前人们使用最高频的智能手机,无疑就是端侧生成式 AI 的第一突破口。

因此,眼下“AI 手机”正成为整个行业无法绕过的发展方向。不过不可否认的是,AI 手机仍处在早期发展阶段,AI 究竟会如何改变智能手机,还有很多问题亟待探索。



5 月 7 日,联发科以“AI 予万物”为主题举办了天玑开发者大会 2024(MDDC 2024),透过这场大会,IT之家看到了关于生成式 AI 手机诸多未知的回答,更看到了作为端侧生成式 AI 最早探索者之一的联发科,是如何在风暴中完成从技术引领到生态革新的角色升级的。


生成式 AI 推动智能手机产业迈进,未来已在眼前

尽管“生成式 AI 手机”的时代尚未真正到来,但好消息是,生成式 AI 已经能为智能手机市场带来正面的影响。

根据 IDC 最新的季度报告,2024 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 6,926 万台,同比增长 6.5%,延续去年底反弹势头,且市场表现高于预期。

同时 IDC 预测,2024 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将达到 11.97 亿台,同比增长 2.77%,2028 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将达 13.03 亿台,5 年 CAGR 将达到 2.27%。

智能手机市场将迈向一个新的增长周期,而生成式 AI 手机的普及,就将是这轮新周期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端侧为什么需要生成式AI?

自从ChatGPT爆发之后,生成式AI在云侧发展如火如荼,各种新奇的AI应用层出不穷,许多让人拍案叫绝的案例对于行业影响甚广。然而,在专业用户已经凭借生成式AI实现创新时,大部分的用户还无法真正体验到生成式AI的创造力和便利。如何实现AI普惠成为了联发科等移动生态先行者重点思考的课题。

而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不仅拥有最大的用户基数,在便捷性、交互性、隐私保护以及多模态输入输出和情境感知上独具优势,让AI大模型和生成式AI应用在移动终端上落地,无疑是实现AI普惠的重要步骤。而智能手机作为当下最普及的智能终端,将会是端侧生成式AI的首要突破口。

从可以自行安装App,到物理键盘变为超大触屏,手机在短短二十多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成式AI虽然带来了新的机遇,但要想抢占市场先机,还需要对技术趋势的长期跟踪与大胆跟进。

联发科较早看到了AI行业发展对手机的必然影响。早在2015-2016年,AI上一次获得广泛讨论时,联发科便开始思考端侧是不是也有机会搭上这个时代的技术洪流。2017年Transformer架构横空出世后,联发科便决定提早布局新的算法来配合尚未出现的新应用。

联发科技无线通信事业部副总经理李彦辑在近日与「甲子光年」等机构的交流中表示,这是联发科对于技术投入的决心,当时就会以比较开放的心态看待未来AI的发展。

同时,端侧生成式AI也的确拥有几大优势。联发科无线通信事业部技术规划总监李俊男认为这分别体现在“隐私保护”和“多模态”上:“用户的很多东西不想上云,但在端侧即使没有网络的时候,大模型也可以很快地回答和交互”“用户每天都把手机带在身上,它有天生的多模态优势,具有声音,影像等最自然的交互方式”。

随着融合的深入,Counterpoint 认为,生成式 AI 技术将在智能手机上孕育出一个甚至多个智能生命体(AI Agent),成为专属于每个用户的应用入口。因此,生成式AI手机可以定义为:利用大规模、预训练的生成式AI模型,实现多模态内容生成、情境感知,并具备不断增强的类人能力。



显然,由联发科引领的生成式AI手机不仅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对人机交互模式的深刻重塑,预示着智能手机将从被动响应迈向主动服务的新浪潮。

然而进入手机的大模型越大就越好吗?

更大的模型通常意味着更高的硬件成本,同时还会影响到手机的续航能力。考虑到算力、内存、发热的限制,端侧需要采取与云侧不同的发展策略,并非一味追求更大的参数规模。

联发科技无线通信事业部副总经理陈一强指出:“几个月前20亿参数的模型,已经比半年前70亿参数的模型还聪明很多,它从大变成小,而能力变得更强。我们把这样的模型搬到手机上,可能又比半年前整个AI能力提升一个等级。”他表示,在新时代刚开始的时候,用算力或具体功能去评估生成式AI手机的标准,可能不是很明确。标准定了,结果半年后就发现原来定的标准这么低,因为生成式AI的进展太快了。

因此,联发科更侧重定性的分析,并且愿意跟所有的生态厂商一起合作,让生成式AI手机的概念真正落地,通过一系列先进的硬件、软件和工具,探索更适合端侧的技术路线,把生成式AI手机所带来的体验构想变成现实,让AI普惠用户。


手机厂商AI战略

手机厂商需要与芯片、AI框架、大模型供应商深度合作,打造真正的生成式AI手机产品。

除了硬件适配,手机厂商还需要在系统层面对生成式AI进行深度整合,提供无缝的多模态生成体验。厂商需要开发出行业应用,将生成式AI的能力充分释放。

生成式AI手机生态系统中还包括AI框架和大模型供应商、应用开发者、内容服务提供商等参与者。他们需要为生成式AI手机进行算法优化、应用适配和内容孵化,共同推动生态系统的繁荣发展。


软硬兼施:联发科引领移动端侧生成式AI

李彦辑指出,早在2015-2016年行业广泛讨论AI的时候,联发科就看到了这股新的科技趋势,思考能不能在端侧抓住这一机会,而当谷歌2017年提出Transformer算子的时候,联发科就意识到不同于以往的分析式AI,新的生成式AI或许会成为AI领域的一个新的分水岭。

2018年前后,联发科率先将具备AI能力的硬件处理器搭载在其芯片上,最初的应用主要是摄影计算光学的加速,同时也意识到必须要提早布局新的算法、算子,应对未来可能的新应用。

联发科技无线通信事业部技术规划总监李俊男表示,ChatGPT看起来是突然出现的,但以技术发展路线来看,它离不开前期的积累,这就是所谓的技术持续投资,是科技公司必须做的事情。



在意识到端侧生成式AI的前景之后,联发科勇敢地担起了行业革新领导者的角色,联合定义生成式AI手机也只是第一步。

眼下,端侧生成式AI的开发充满多元化、复杂度高的挑战,比如每年上市的智能手机都有上百部,大模型已经有上百种,而终端应用更是有上百万款之多,很容易让开发者无从下手

天玑AI先锋计划的推出,就是希望与率先起步、有明确指标性的开发者联合起来,加速推动整个生态向生成式AI迁移。

首先是联合大模型厂商、OEM终端厂商,提供硬件和算力基础,其次联合APP开发者,为他们提供资源,高效赋能,推动生成式AI技术在智能终端上的应用普及。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无论终端还是应用开发,都离不开丰富、强大、便捷的开发资源,天玑AI开发套件正应运而生。

联发科此前提供的NeuroPilot已经是一个不错的开发工具,但在生成式AI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必须与时俱进,尤其是大模型的部署并不容易。

因此,联发科就把所有可以利用的工具集结在一起,打造了天玑AI开发套件,包括快速高效的GenAI最佳实践、覆盖全球主流大模型的GenAI Model Hub、高效提升性能的GenAI优化技术、Neuron Studio 一站式视觉化开发环境。

这样一来,就可以为开发者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快、全、强、易”的专业开发体验,加速终端生成式AI应用的开发全流程。

它和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把分散的各项开发工具整合、优化为一个整体,让开发者通过最简单的方式高效使用,未来也会不断扩充升级。

硬件层面上,联发科天玑平台率先在端侧集成了AI处理器APU,内建生成式AI引擎,提供最高效的加速,而且持续演进,能力越来越强,规模也越来越庞大。

天玑9300就将APU引擎发展到了第七代(APU 790),在行业内率先通过LoRA Fusion融合支持生成式AI在端侧的LoRA融合,率先支持内存硬件压缩技术,率先在端侧运行130亿参数大语言模型,率先在芯片上运行330亿参数大语言模型……

最新的旗舰5G生成式AI移动芯片天玑9300+,不但有着更高的性能,更率先带来了端侧AI推测解码加速技术、双LoRA融合技术、Llama 2 70亿参数大模型高速运行等等,再结合MAGT自适应技术软件开发套件、硬件光线追踪技术软件两大开发套件,为开发者提供顶级的端侧生成式AI开发平台。

面向未来,全新的下一代天玑移动平台,也正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