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国产化多年以来都是我国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发展的难点及重点,但直到目前为止,以龙芯、海思、飞腾为首的国产CPU厂商,都采用了国外IP授权的形式,至少在PC以及智能手机等高性能应用上,成熟并完全自主可控的CPU产品几乎不存在。
这样的背景下,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李家杰就在今年两会上表示:“开源芯片技术的兴起为中国带来‘弯道超车’的机遇。近两年,RISC-V开源架构正成为芯片产业创新的全球趋势,基于这项灵活开放的开源架构,我国的芯片产业可以有机会和欧美芯片公司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竞争。RISC-V有望成CPU国产化的重要选项。”
不过,在短期来看,RISC-V要想达到替代ARM、x86的水平还有很长距离,毕竟ARM、x86都已经有数十年的发展历史,其背后的公司所创造的生态壁垒不是一朝一日能够跨越的。那么RISC-V真的能够承担起国产CPU所寄予的厚望吗?
李珏认为,RISC-V对于ARM、x86传统优势领域,其实也有突围机会。“除了横向地拓展应用市场,让RISC-V打进更多细分领域外,还需要加强对高性能处理器内核的开发,冲击PC市场,为市场提供更多信心。”
而今年1月,阿里巴巴旗下平头哥半导体公司将Android 10操作系统移植到采用玄铁910RISC-V内核的处理器及硬件上,并成功运行,似乎让我们看到了RISC-V在智能手机上替代ARM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PerfXLab正是平头哥C910运行Android系统项目的深度参与者之一。张先轶从技术和商业两个方面来分析了Android成功运行在RISC-V处理器上的意义:“从技术层面而言,这证明了RISC-V 64bit处理器在高性能上将不会缺席,未来在这个领域将会和ARM展开正面竞争;商业层面而言,RISC-V+Android未来是否能取得长足的发展,这可能与Google对此的支持力度有密切的关联性。”
另一方面,适配Android或许只是一个信号,是能够证明RISC-V能力的一个信号。从更长远的角度看,张先轶对记者表示:“未来人手一支手机和万物智能、万物互联哪个市场将更大呢?Linux生态,华为鸿蒙,苹果,谷歌实际上都在积极布局下一代万物互联操作系统。”
“当初苹果选择ARM,谷歌选择ARM的原因并不是ARM选择iOS和Android。”张先轶进一步解释道。“所以,作为RISC-V硬件,打铁还要自身硬,RISC-V硬件必须先得证明你自己的能力,这也许是这个问题的关键意义吧。”
其实,从ARM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也能发现自1985年诞生后,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直到2000年左右ARM由于手机的爆炸式增长才开始在手机市场中逐渐实现垄断。时至今日,ARM的IP早已从最初的低性能低功耗产品,发展至垄断当前智能手机SoC市场,并逐渐向PC、数据中心等x86传统优势市场发起冲击。
从低端量变到高端质变,这或许同样是RISC-V在ARM、x86的市场垄断下突围而出的必经之路。在适配Android证明RISC-V的可塑性以及高性能潜力后,下一代操作系统是否能够选择RISC-V,还需要RISC-V生态厂商的努力,共同构建更强大的硬件以及更完善的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