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深圳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电子信息窗口
2023年内蒙古新型储能产业现状及布局分析(锂电池、钠电池、氢能等)
2023-06-13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9148

关键词: 新型储能

中商情报网讯: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以外,以输出电力为主要形式并对外提供服务的储能项目。发展新型储能对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预计到2025年,内蒙古新型储能装机将超500万千瓦。


一、内蒙古新型储能总体情况

政策推动内蒙古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

发展新型储能是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综合效率和安全保障能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举措。2021-2023年,内蒙古出台《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内蒙古自治区支持新型储能发展的若干政策(2022—2025年)》等政策,加快开展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建设,推动新型储能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内蒙古新型储能相关政策: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内蒙古新型储能成效显著

在政策的支持下,内蒙古新型储能发展成效显著。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2年,内蒙古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33万千瓦,累计装机规模59万千瓦,位居全国第五。到2025年,内蒙古新型储能装机力争达到500万千瓦以上。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内蒙古锂离子电池发展现状及产业布局

1.锂离子电池重点企业

依托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内蒙古新能源产业发展速度走到了全国前列。内蒙古是国内重要的锂电材料企业聚集地,远景动力、比亚迪、杉杉股份等企业纷纷落户内蒙古。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材料企业有23户。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分布

据不完全统计,内蒙古锂离子储能电池生产基地10个,其中,鄂尔多斯市4个,乌兰察布市2个,包头市、呼和浩特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各1个。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内蒙古钠离子电池发展现状及产业布局

1.钠离子电池生产基地分布

据不完全统计,内蒙古钠离子电池生产基地4个,其中,鄂尔多斯市、锡林郭勒盟、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各1个。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内蒙古氢能发展现状与布局

1.氢能产业区域布局

内蒙古立足产业资源特点,依托氢能产业发展已有基础,重点打造“一区、六基地、一走廊”的氢能产业布局,确保氢能产业可持续发展,打造全国绿氢生产基地。


一个示范区:鄂呼包乌氢能产业先行示范区。


六个基地:打造鄂尔多斯为全国最大的绿氢生产输出基地和全国最大燃料电池重卡应用基地;呼和浩特打造自治区氢能技术研发基地;包头打造自治区燃料电池重卡生产基地;乌海打造自治区工业副产氢生产基地;乌兰察布、巴彦淖尔、阿拉善共同打造蒙西氢能综合生产基地;通辽、赤峰、锡林郭勒共同打造蒙东氢能综合生产基地。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一走廊:内蒙古氢能经济走廊。


“一区、六基地、一走廊”的氢能产业布局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氢能生产基地分布

内蒙古能源资源富集,氢能来源广泛,制氢潜力巨大。包钢焦化、神华包头煤化工、华信煤焦化、乌海化工等企业均已建成一定规模的化石原料制氢项目,全区化石原料制氢潜在产能超90万吨。依托自身雄厚的工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内蒙古聚集了一批资金雄厚、实力强劲的技术装备企业。


据不完全统计,内蒙古氢能生产基地11个,其中,鄂尔多斯市3个,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各2个,阿拉善盟、包头市、乌海市、兴安盟各1个。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五、内蒙古新型储能具体规划

近年来,内蒙古稳妥有序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高质量发展。具体发展规划:


1.大力发展电源侧新型储能

全面推动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建设。根据电力系统运行需求,结合新能源资源开发,全面推进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发展模式,实现储能与新能源电源的深度融合。全面推动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建设。根据电力系统运行需求,结合新能源资源开发,全面推进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发展模式,实现储能与新能源电源的深度融合。


2.有序发展电网侧新型储能

有序发展大电网储能。在调峰调频困难或电压支撑能力不足的关键电网节点合理布局新型储能,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在用电负荷增速较快、输电走廊或变电站站址资源紧张地区,合理布局新型储能,减缓输变电工程投资。鼓励结合老旧、退役变电站建设新型储能试点,发挥存量输变电设施价值。


因地制宜发展末端电网储能。在供电能力不足的电网末端和偏远地区,合理布局建设新型储能,支撑分布式新能源开发利用,共同保障末端电网和偏远地区用电需求,解决输电阻塞、长距离输变电工程供电不经济等问题,提升电网供电能力,提高供电可靠性。


3.鼓励发展用户侧新型储能

推动建设重要负荷用户储能。鼓励工业、通信、金融、互联网等供电可靠性要求高的用户侧领域,率先通过分布式能源配置新型储能,提升用户电力自平衡能力,提高对大电网的稳定性支撑。


探索新型储能聚合应用场景。依托智能充电基础设施,探索开展有序充电、调峰调频等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新技术(V2G)应用,试点示范“风光储充”应用项目。聚合利用不间断电源、电动汽车、用户侧储能等分散式储能设施,围绕微电网、大数据中心、5G基站等新型终端用户,探索智慧能源、虚拟电厂等多种新型储能应用场景与商业模式。


4.积极发展多元化新型储能

探索推广独立共享储能模式。在新能源资源较丰富、系统消纳能力较差或电网调峰需求较为集中的地区,因地制宜布局建设独立共享式新型储能电站。鼓励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和电力用户租赁、购买储能电站服务,发挥储能“一站多用”的共享作用。积极支持各类主体开展独立共享储能应用示范。独立共享式新型储能电站应集中建设,电站功率原则上不低于5万千瓦,时长不低于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