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深圳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电子信息窗口
深度分析:新型储能驶入“快车道” 它为何吸引企业纷纷布局?(图)
2023-04-19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892

关键词: 新型储能

中商情报网讯: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新型储能技术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双碳"目标确定后,国家级规划中开始出现针对储能技术发展的具体目标,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支持新型储能发展。《"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中计划到2025年推动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一、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现状

1.装机规模

在相关政策指引和支持下,我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明显提速。:随着电力系统对调节能力需求提升、新能源开发消纳规模不断加大,新型储能建设规模有望快速提升。新型储能配置灵活、响应迅速,更加适合新能源储能消纳。


新型储能装规模不断增长,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8.7GW,平均储能时长约2.1小时。预计到2025年,国内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增至30GW。

数据来源:CNESA、国家能源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市场结构

当前,我国新型储能市场呈现出以锂离子电池技术路线为主,新型储能技术多元化发展的格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新型储能装机中,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比94.5%、压缩空气储能占比2.0%、液流电池储能占比1.6%、铅酸(炭)电池储能占比1.7%、其他技术路线占比0.2%。此外,飞轮、重力、钠离子等多种储能技术已进入工程化示范阶段。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细分市场

(1)锂离子电池

2022年,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发展,不断提升先进产品供给能力,总体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22年全国锂离子电池产量达750GWh,同比增长超过130%,其中储能型锂电产量突破100GWh。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液流电池

全钒液流电池是一种基于金属钒的氧化还原可再生燃料电池。近期,国内钒液流电池产业化进程较此前明显加快,产业发展前景向好,2021年中国全钒液流电池新增装机量0.13GW,2022年国内新增装机量达到0.6GW。未来,在政府补贴的持续投入、产业链成熟化发展和规模效应降本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全钒液流电池将凭借优异的特性由政策导向市场导向过渡,其渗透率将逐步提升。预计2025年钒电池新增规模将达到2.3GW以上。

数据来源:EVTank、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铅蓄电池

铅蓄电池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工业、交通、通信、金融、国防军工、航海航天、新能源储能等方面的发展与利益密切相关,在经济和国防建设事业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伴随着“新基建”等利好政策的出台,铅蓄电池市场规模呈现小幅稳定增长的趋势。结合国内锂电池对铅蓄电池替代情况,预计2023年中国铅蓄电池产量24130kVAh。

数据来源: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各地区装机排名

分省域来看,截至2022年底,累计装机规模排名前5的省份分别为:山东155万千瓦、宁夏90万千瓦、广东71万千瓦、湖南63万千瓦、内蒙古59万千瓦。2022年新增装机规模排名前5名的省份分别为:宁夏89万千瓦,山东89万千瓦,湖北53万千瓦,湖南50万千瓦,内蒙古33万千瓦。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5.企业排名

2022年,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发布了“2022中国储能企业创新力TOP30排行榜”,该榜单覆盖系统集成、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飞轮储能、PCS、BMS、温控和消防安全细分产品。榜单显示,宁德时代、华为数字能源、比亚迪、科华数能、亿纬锂能、海博思创、平高集团、广州智光、上海派能等企业入榜。

资料来源: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新型储能行业发展前景

1.政策利好行业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新型储能发展目标,2025年做到规模化发展、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2030年做到全面市场化发展。本次政策是继去年《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之后,针对“十四五”期间新型储能发展的纲领性文件。2025年储能装机规模目标、市场地位、商业模式已明确,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储能将随可再生能源加速发展;叠加分布式电站、充电桩、微电网等衍生新型生态系统的应用,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储能均将迎来新增应用需求。行业前景广阔。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新型储能建设需求释放带动行业发展

随着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在我国能源体系中的占比不断提升,与新能源发展紧密相关的储能技术和产业也备受关注。新型储能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为主,电化学储能系统主要包括电池组、双向变流器(PCS)、能量管理系统(EMS)、电池管理系统(BMS)及其他电气设备等多个部件构成。电化学储能发展潜力巨大,各领域龙头纷纷提前布局储能赛道不同环节,需求释放促进行业发展。


3.技术进步带动行业发展

作为大规模应用光伏和风电的必经之路,储能是全球能源革新的关键赛道,产业发展路径清晰。当前我国新型储能市场仍处于发展早期阶段,渗透率较低,市场仍有很大发展潜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储能产业将随之进一步发展。2022年电化学储能新增装机规模约5.93GW,累计装机规模约为11GW。我国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技术创新取得长足进步。

数据来源:CNESA、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