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深圳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电子信息窗口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述评之四
2023-02-23 来源:中国电子报&电子信息产业网
10099

关键词: 通信业

每一轮产业变革都会孕育新的基础设施。我国从2020年开始推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就是服务于国家长远发展和“两个强国”建设战略需求。以信息网络为基础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包括5G、宽带光网、物联网、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卫星通信、区块链等多个领域。


“谁能九层台,不用累土起”。经过三年多的建设,目前,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成为稳定投资、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十四五”乃至未来较长一段时期,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前景持续向好。


5G和宽带光网适度超前建设,我国“双千兆”网络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全国110个城市建成千兆城市,历史性实现全国“市市通千兆”“县县通5G”“村村通宽带”;技术产业持续突破,涌现出一批全球领军企业;创新应用加速涌现,双千兆网络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行业赋能赋智等作用日益凸显。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5958万公里,比上年末净增477万公里。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231.2万个,基站总量占全球60%以上,并且在持续深化地级市城区覆盖的同时,逐步按需向乡镇和农村地区延伸;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到16.4个。


东数西算工程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推动数据中心布局进一步优化,数据处理能力持续提升。截至2022年年底,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数据中心机架数达81.8万个,比上年末净增8.4万个。其中,中西部地区机架数占比达21.9%,数据中心过度集中在东部的局面有所改善。基础电信企业加大自身算力建设力度,自用数据中心机架数比上年末净增16万个,对外提供的公共基础算力规模超18EFlops,着力打造网络、连接、算力、数据、安全等一体化融合服务能力,为提供高质量新型数字化服务奠定了基础。


我国正式进入“物超人”时代,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首个实现“物超人”的国家。截至2022年8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发展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16.98亿户,较上年末净增3亿户;代表“物”连接的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数首次超出代表“人”连接的移动电话用户数,占比已达50.3%。


信息通信业整体呈现快速发展势头,2022年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8%。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互联网平台和App治理、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等成效显著。中小微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降低超过10%。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初步建立,电磁空间安全保障得到加强。圆满完成重大活动通信服务、网络安全、无线电安全等保障任务。我国成功连任国际电联理事国。


加快信息通信业发展步伐,既是“两个强国”建设的关键底座,更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基石。


加快“双千兆”建设,全面推进6G技术研发。千兆网络作为衡量城市信息基础设施水平的关键,既是传输不同地域企业、家庭,汇聚数据流的主动脉,也是千家万户进入网络的毛细血管。中国移动副总裁赵大春表示,目前我国基础电信运营商在全力拓展信息服务蓝海,系统打造以5G、千兆光网络、云网融合、算力网络等为重点的新型基础设施,创新构建新型信息服务体系,推动“双千兆”真正切入生产,稳定服务行业。


全面推进6G技术研发,一要密切关注ITU 6G标准工作计划,提前准备并有序输出。二要重视6G典型场景和关键技术指标选取,力争符合我国预期。确保6G典型场景定义和关键技术指标的选取有利于6G产业的整体利益,为我国未来的标准化及产业化工作奠定基础。三要加强自主关键技术研发,推进人工智能等技术与6G深度融合。凝聚国内产学研用各方优势力量,加强我国面向6G的自主关键技术研发,布局关键技术性能评估及遴选平台。加强多项技术与6G的深度融合,通过多项技术的交叉赋能,降低未来技术风险。


完善工业互联网体系,推进5G行业虚拟专网建设。2022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预计达1.2万亿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022年我国“5G+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数量同比增长110.5%,已覆盖41个国民经济大类,应用领域进一步从基础连接、外围辅助环节向生产中心环节拓展。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也已经全面建成。


未来发展工业互联网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技术体系、标准体系和应用体系。专家认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正处于起步探索转向规模发展关键期,但拓展工业互联网覆盖面和应用深度仍面临挑战。在平台适用性上,工业企业门类多,工艺流程复杂,通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如何适应不同企业的应用需求需要进一步探索。在系统应用上,工业企业生产设备可能来自不同厂家,设备接口标准不统一,对系统整合提出更高要求。在建设成本上,工业互联网建设涉及传感器、通信模组、网络设备等采购部署,工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缺技术、缺人才、缺资金”等问题。


在5G行业虚拟专网建设中,2023年示范项目数量将保持高位增长。随着5G行业虚拟专网建设成效日益显现、5G专网专频许可的发放、5G芯片模组成本的下降,以及5G工业融合终端产品的持续丰富,“5G+工业互联网”将会获得更多的用户认可。以运营商主导、多主体参与的5G专网生态体系将进一步完善,5G专网市场规模有望加速扩大。


强化APP治理,加强个人信息、用户权益保护。报告显示,工信部2022年通报了6批App和SDK。首先,App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的情况最严重,共出现了152次,占比约46.2%;其次,“违规收集个人信息”,共被通报135次,占比约41%。最后,“强制用户使用定向推送功能”和“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分别以被通报58次和40次位居其后。


今后我们需要进一步强化App全链条、全流程、全主体的治理,实现对各类终端、应用商店、软件开发工具SDK等关键环节和在架App的全覆盖,全方位保护用户权益。


增强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加快安全产业创新发展。我国数字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网络安全市场规模增速领跑全球。同时,中美网络安全占IT支出比差额高达10 倍,中国网络安全有广阔的增长空间。


“两个强国”战略需要全面加强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保护,筑牢数字安全屏障。需要贯彻国家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法律法规,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等制度要求,强化网络、数据等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资源正在向零信任、威胁检测、管理与响应、云安全等细分行业聚拢,将成为我国网络安全产业未来发展的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