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深圳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电子信息窗口
2022年中国全钒液流电池产业链上中下游市场分析(附产业链全景图)
2022-09-27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13887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

中商情报网讯:全钒液流电池是一种基于金属钒的氧化还原可再生燃料电池。近期,国内大量全钒液流电池厂商通过融资、合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等方式积极扩充自身实力并扩张产能,钒液流电池产业化进程较此前明显加快,产业发展前景向好。


一、产业链

全钒液流电池产业链可分为上游原料、中游制造以及下游应用三个环节,其中上游原料主要包括五氧化二钒和全氟磺酸膜等;中游是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的设计与制造,由逆变器、智能控制器、电堆、隔膜、电解液、储罐等部分构成,其中最核心部件是电堆和电解液;下游主要是全钒液流电池的应用,包括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电网调峰等。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企业来看,上游钒生产企业主要有攀钢钒钛、安宁股份、河钢股份、西部矿业、明星电力等;中游钒电池生产制造企业主要包括北京普能、攀钢钒钛、上海电力、大连融科、伟力得、国网英大等;下游运营企业主要有国家电投、新天绿能等。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上游分析

1.钒产量

钒是一种重要的合金元素,是生产钒电池的主要原材料。近年来,全球及中国钒产量均增长。2021年全球钒产量10.7万吨左右,其中中国产量约7.3万吨,占全球产量比例约67.4%。我国钒储量及产量丰富为钒电池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数据来源:USGS、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钒产量占比情况

目前,全球钒的生产国家主要有中国、俄罗斯、南非、巴西,USGS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钒产量10.7万金属吨,中国产量为7.3万吨,占比67.4%,资源可完全自给;俄罗斯、南非和巴西的产量占比分别为18%、8.4%和6.2%。

数据来源:USGS、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钒消费量

近年来,全球及中国钒消费量保持稳定增长。根据Vanitec数据,2017-2020年全球钒消费量从8.1万吨增长至11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88%;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钒消费国家,消费量从3.5万吨增长至6.6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67%,高于全球增长速度。

数据来源:Vanitec、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钒消费占比情况

从消费领域来看,国内钒主要应用于钢铁领域,储能领域应用占小。目前国内约96.6%的钒产品应用在钢铁领域,1.8%的钒产品应用于化工、催化剂领域,约1.4%应用在钛合金行业,其余约0.2%应用在储能领域。

数据来源:Vanitec、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5.主要企业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中游分析

1、新型储能产品结构

新型储能包括新型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飞轮、压缩空气等。目前,中国新型储能产品结构中锂电储能占据绝对优势地位,2021年锂电储能装机占比逐年升高至90%以上;液流电池占比较小,仅为0.9%。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全钒液流电池装机规模

EVTank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全钒液流电池新增装机量0.13GW,随着2022年国内大量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项目开工建设,预计全年新增装机量将达到0.6GW。未来,在政府补贴的持续投入、产业链成熟化发展和规模效应降本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全钒液流电池将凭借优异的特性由政策导向市场导向过渡,其渗透率将逐步提升。预计2025年钒电池新增规模将达到2.3GW以上。

数据来源:EVTank、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全钒液流电池建设成本

我国全钒液流电池建设成本与铅蓄、理离子电池相比处于较高水平,约为7000元/千瓦时。虽然全钒液流电池已具备技术以及安全性优势,但前期的较高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业化发展,使得其商业化进程依旧比较缓慢,但随着技术发展伴随的成本降低,以及其后期较低的维护成本依然使其具有强大吸引力。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行业竞争格局

目前,我国全钒液流电池行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液流电池关键材料、高性能电堆和大规模储能系统集成等关键问题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技术突破,但还未进行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国内市场龙头企业中,上海电气、国网英大、河钢股份、攀钢钒钛等处于领先地位,其业务布局情况如下如下所示: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5.主要企业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6.企业分布热力图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下游分析

从下游应用来看,短期内,全钒液流电池的主要应用场景为大规模电网侧/发电侧项目,投资主体为大型发电/电网企业。目前,大连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正式并入辽宁电网。该电站是首个国家级大型化学储能示范项目、全球最大的液流电池储能电站,前期产能建设100MW/400MWh。该电站的一期工程现在正在进行最后调试,预计9月将投入商业运行。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